釣蝦攻略》蝦款?泰國蝦習性大公開!原來這樣活著
已更新:2022年7月12日
知己知彼,百戰百勝!今天蝦編為大家整理泰國蝦的三大習性,供各位釣友作釣時不妨參考參考~~祝各位都看到蝦場老闆的眼淚喔~

【泰國蝦-基本資料】
泰國蝦,又名淡水長臂大蝦、羅氏沼蝦,為世界上分佈最廣的淡水蝦類,具有十分重要的經濟價值。以屏東里港、鹽埔為主要產地(屏東人真幸福❤️ ),由東南亞引進,而其需要在淡海水才會孵化,所以在釣蝦場看到的蝦米大多都是跟著放蝦進來的喔~(🦐生不出來啦😂)
【泰國蝦習性三重點】
1.水溫:『25~32℃再開單』
以生長環境來說,25~32℃為最適溫度,若水溫高於33℃or低於22℃便會停止進食(釣蝦場若設有溫度計的話可以注意一下!),因此北部釣友時常有寒流冷到靠杯的時候,那就別想著自己釣來燒酒蝦了,買一買或早點睡了,夢裡什麼都有....
2.棲息:『水清不見得好』
泰國蝦為夜行性生物,因此有躲窩特性,越大的蝦體越顯明顯(懂躲才活得長...),同時也是生物特性,衍生出一種安全感,看到媽媽拿著棍子我一定先跑的哈哈,另外這也是大多釣蝦場會放起雲粉或藻粉的原因喔!
3.食物:『餌料其實差異不大』
標準機會主義者,動物內臟、甲殼類、昆蟲、小魚...等來者不拒,因此當蝦量充足的狀況下,蝦編常以赤尾青作釣(不沾手、乾淨又衛生!)除非當天釣友多,才會考慮使用腥餌或醃漬餌,個人經驗來說其實差不多啦哈哈哈~(各大廠商鞭小力點...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