磯釣攻略》黑鯛攻略之三大重點水色判別、釣餌篇
黑鯛是一種極其小心警慎、高警戒心,對光影變化極其敏感,一有動靜就會放棄索餌,躲回障礙區的魚種。越老越成精,因此大黑鯛,往往需要高超的技術外,更需要有特別的運氣才能釣獲。
在台灣,黑鯛以磯釣為主來作釣。而磯釣是使釣餌浮游的方式來垂釣黑鯛,間歇式的針對釣點打入誘餌,聚集目標魚方便垂釣的一種方式。其中釣黑鯛最主要的餌料非南極蝦莫屬,雜食性的黑鯛隨然甚麼都吃,但是要以最自然模仿,食物在水中垂落的狀態,並搭配誘餌一起使用,那勢必第一首選絕對是南極蝦了!
(圖/陰天作釣.JPG)
針對水的清濁度選擇垂釣黑鯛的餌料
常言道水至清則無魚,你看得到魚時,魚也必定看得到你,尤其是黑鯛這種對光影變化特別敏感的魚種。當在水濁的時候,魚的視線受到限制,對於味道較淡或是較硬的餌料,是比較不利於作釣的。水濁時切忌使用螺等硬質貝類作為釣餌,觀察一下水族箱的黑鯛吃食貝類的過程,看到貝類->攻擊咬碎->吃食。當在視線受到影響的前提下,黑鯛進食螺貝類是不容易的。在這種情況下應該選擇味道重也較為軟質的餌。練餌類和南極蝦就是最好的選擇。
針對水的清濁度選擇釣近還是釣遠
當水清的情況下,黑鯛近岸覓食,本身就是二級警戒狀態,對餌貓口或是不理不採是很正常的情形,此時應當選擇遠投作釣。你會發現咬口會有明顯的改善。如果遠投標點的地形是平坦沙底,並且沒有提供黑鯛躲避的障礙物或是沙溝凹崁,那麼就乾脆收竿換點吧。當水濁或是夜釣時,黑鯛戒心下降,會在離岸非常近的距離覓食,釣者不妨把標點設在腳下。可能會有意想不到的驚喜。
最會大咬的水色
水清有浪時是黑鯛最咬的時候,浪拍擊障礙物產生的高含氧氣泡區,是黑鯛最喜歡覓食的地方。此時的水色應當是清水轉濁水的粉清狀態,俗稱黑鯛水。通常出現在連續幾天好天氣突然轉壞天氣的第一個潮水。此時是黑鯛戒心最低,也是最會索餌的時候。當浪大到沙泥底釣場開始有攪沙情形時,黑鯛釣況會隨攪沙程度大幅降低。
在天氣的部分,一般最有利於的天氣是陰天。有浪海且水呈半清狀態,此時的黑鯛戒心是最低也是最好垂釣的。但是天晴浪平水清的日子難道就釣不到黑鯛嗎?答案是否定的,只是在這種不利條件下要釣到黑鯛,需要對垂釣的細節掌握要非常苛求,釣組也要比平常來的更輕巧,人不可站在釣點附近,最好是坐著或遠投來垂釣,釣組落水聲也盡量避免。不要瞄準空曠水域,挑選有落差的地形或是障礙物附近的陰影處,黑鯛通常都會躲在那。